皮质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多模式磁共振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徐群, 曹雯炜, 周滟, 李焰生 |
| |
作者单位: | 1200127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影像科 |
| |
基金项目: | 本研究由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20I24251)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工(理)交叉基金资助(YG2012MS08) |
| |
摘 要: | 目的 明确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患者早期认知损害较
为敏感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指标。
方法 32例SIVD患者经过认知测试,被分为无认知障碍(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组18例,血管性
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MCI)组14例,分析其认知测试指标与MRI参数之间
的关系。
结果 NCI组、VaMCI组全脑白质(whole brain white matter,WBWM)平均弥散度(mean diffusivity,MD)
分别为(0.84±0.03)×10-9·m2·s-1和(0.89±0.05)×10-9·m2·s-1,表观正常白质(normal 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的MD分别为(0.87±0.04)×10-9·m2·s-1和(0.92±0.05)×10-9·m2·s-1,差异
均有显著性(P均为0.003);NCI组、VaMCI组WBWM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分别为
(0.37±0.02)和(0.35±0.02),两组有显著差异(P =0.002),两组NAWM的FA分别为(0.35±0.02)和
(0.33±0.02),差异亦有显著性(P =0.001)。SIVD患者WBWM的MD值、NAWM的MD值和FA值与注意-
执行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1(P =0.031)、-0.422(P =0.023)和0.409(P =0.027),NAWM的
MD值与记忆相关,相关系数为-0.377(P =0.044),多元逐步回归显示仅NAWM的MD值与注意-执行
(β=-0.453,P =0.009)、记忆(β=-0.414,P =0.019)和总体认知(β=-0.410,P =0.02)独立负相
关。而常规MRI参数未显示组间差异,与认知功能亦未见相关性。
结论 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可以作为早期识别SIVD患者认知障碍的有效
手段。NAWM的MD值在认知障碍早期即下降,并与多项认知域独立相关,是较为敏感的DTI指标。
|
关 键 词: | 血管性认知障碍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
收稿时间: | 2013-12-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卒中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卒中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