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制备了一种由糖类化合物衍生的新型手性氨基醇(Ⅰ),并将其作为手性源用于醛类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考察了在手性氨基醇的存在下,各种醛和二乙基锌作用生成相应的手性仲醇的光学收率及化学收率.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于芳香醛的烷基化更为有效.并考察了几种反应条件对于苯甲醛的不对称催化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其中最佳结果为1-苯基-1-丙醇的光学收率达82.7%,而化学收率达58.8%.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以D-葡萄糖为原料合成新型光学活性葡萄糖衍生类β-氨基醇化合物的新方法。目标化合物:(2S,3S)-甲基-2-脱氧-2-苯胺基-4,6-o-苄叉基-α-D-吡喃阿卓糖苷(7)经各种分析测试手段证实。  相似文献   
3.
含膦酸酯官能团离子液体对钢/铝摩擦副的润滑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合成了3种新型1-(O,O-二乙基膦酰丙基)-3-烷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采用SRV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所制备的离子液体作为润滑剂对钢/铝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润滑机理.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离子液体作为润滑剂对钢/铝摩擦副具有优良的润滑作用,摩擦系数低,抗磨性能优良.表面分析结果表明含膦酸酯官能团的离子液体在摩擦副接触表面形成化学吸附边界润滑膜,从而有效地起到抗磨和提高承载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峰  牟宗刚  于波  王博  郝京诚  陈淼  刘维民 《化学学报》2004,62(15):1437-1442,FJ04
采用表面引发室温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在金基底上原位制备了接枝聚合物刷,其制备过程用厚度测量,ATR-FTIR,XPS等进行了表征,初始时聚合物刷的厚度随着聚合时间的增加线性增加,表现为活性聚合的特征.XPS表征证明表面引发聚合后聚合物刷末端仍然存在ATRP反应的引发剂.紫外光刻图案化的聚合物刷作为电沉积的模板,经电沉积、后紫外处理、湿化学刻蚀步骤后得到了分离的导电聚合物微阵列结构,通过浇注/粘附处理将导电聚合物微阵列转移至硅油弹性体片,由于导电聚合物在湿化学刻蚀中对基底金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在导电聚合物阵列被转移后,基底表面得到金微阵列。  相似文献   
5.
手性二茂金属膦配体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及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宗刚  吕士杰 《分子催化》1996,10(2):149-159
手性二茂金属膦配体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及新进展牟宗刚,吕士杰,周宏英,傅宏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二茂铁膦配体,烯丙基化合物,二茂钌膦配体,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催化,均相催化1前言众所周知,催化作用的研究已成为近代化学的...  相似文献   
6.
牟宗刚  周宏英 《合成化学》1996,4(4):384-386
首次报道了以D-葡萄糖为原料合成新型光学活性葡萄糖衍生类β-氨基醇化合物的新方法,目标化合物:(2S,3S)-甲基-2-脱氧-2-苯胺基-4,6-O-苄叉基-α-D-吡喃阿卓糖苷(7)经各种分析测试手段证实。  相似文献   
7.
新型手性基醇的合成及其用于不对称催化醛类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牟宗刚  周宏英 《分子催化》1997,11(2):127-132
制备了一种由糖类化合物衍生物新型手性氨基醇(I),并将其作为手性源用于醛类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考察了在手性氨基酸的存在下,各种醛和二乙基锌作用生成相应的手性仲醇的光学收率及化学收率,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地于芳香醛的烷基化更为有效,并考察了几种反应条件对于苯甲醛的不对称催化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其中最佳结果为1-苯基-1-两醇的光学收率达82.7%,而化学收率达58.8%。  相似文献   
8.
离子液体掺杂硅油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旋涂方法,利用硅油热交联反应在不同基底上制备了掺杂离子液体的硅油薄膜,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硅油薄膜的交联聚合行为,用DF-PM型静-动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薄膜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薄膜及偶件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甲基化和羟基化基底表面制备的薄膜的摩擦学性能较差,而在乙烯基化基底表面制备的薄膜同钢球对摩时表现出很好的摩擦学性能,这主要是由于乙烯基化基底表面的薄膜可通过交联聚合反应而同基底形成较强的化学键合作用所致.在滑动摩擦过程中,薄膜的摩擦系数随速度增加而减小,这是由于相对较厚的润滑薄膜发生剪切变稀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