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35篇 |
国内免费 | 1856篇 |
完全免费 | 1125篇 |
学科分类
医药卫生 | 5016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406篇 |
2013年 | 468篇 |
2012年 | 530篇 |
2011年 | 702篇 |
2010年 | 493篇 |
2009年 | 408篇 |
2008年 | 335篇 |
2007年 | 374篇 |
2006年 | 299篇 |
2005年 | 130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102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efMRI)技术在体研究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声音熟悉性脑功能基础,进而探讨言语性幻听的发生机制。方法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26例(幻听与非幻听患者各13例)及正常对照13名,均接受MRI扫描。功能成像以声音熟悉与否为辨别任务,以血氧水平依赖效应为原理采集功能图像。选择判断正确率大于70%受试者的实验结果进入统计分析。结果组内分析:与辨别不熟悉声音相比,幻听患者辨别熟悉声音时显著激活了左颞上回、右额叶和边缘系统(P〈0.01,像素值〉10);组间分析:与正常对照相比,幻听患者辨别熟悉声音或不熟悉声音时,分别激活左楔前叶和右额叶(P〈0.01,像素值〉10);与非幻听患者相比,幻听患者辨别熟悉声音时,显著激活左颞叶和右额叶(P〈0.01,像素值〉10)。结论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可能存在声音熟悉性神经认知方式改变;组间分析结果支持内源性言语障碍假说,即幻听患者大脑内内源性言语的活化抑制了外来声音对相关脑区的激活。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对致敏原诱导哮喘模型大鼠的肺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高反应性及炎症的影响。方法56只Brown Norway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和不同浓度氯胺酮雾化吸入预处理组(C组、D组和E组)及不同剂量氯胺酮腹腔用药预处理组(F和G组)。采用卵蛋白(OVA)辅以百日咳杆菌菌苗和氢氧化铝为佐剂注射致敏大鼠。雾化吸入10mg/ml OVA激发。氯胺酮预处理组大鼠在激发前分别给予12.5mg/ml、25mg/ml或50mg/ml浓度的氯胺酮雾化吸入或50μg/kg,100μg/kg剂量的氯胺酮腹腔注射。A组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替代OVA进行雾化吸入。最后1次激发后24h,测定气道反应性。并取肺组织作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一氧化氮(NO)生成量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1)B组的呼气阻力(Re)增长百分率的剂量反应曲线向左上移位,而且PC100(Re增长达100%幅度时所需乙酰胆碱的激发剂量),PC200及PC400值显著低于A组(分别为14.65±1.19vs32.28±1.43,15.17±1.19vs38.91±1.39及16.28±1.18vs56.5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胺酮预处理组的Re剂量反应曲线向右下移位,而PC100,PC200及PC400值均明显高于B组(P〈0.05)。(2)B组可见明显的气道炎症性病理改变。氯胺酮治疗组炎症细胞浸润及上皮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间质水肿改善。(3)B组iNOS基因表达与A组相比明显增强(1.00±0.07vs0.48±0.07,P〈0.01)。与B组相比,iNOS基因的表达在C组(0.65±0.07),D组(0.58±0.09),E组(0.56±1.00)及F组(0.66±0.06)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A组相比,B组iNOS蛋白表达(0.54±0.08)明显增强(P〈0.05),而与B组相比,iNOS蛋白表达量在C组(0.20±0.03),D组(0.18±0.03)及F组(0.21±0.04)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B组肺组织NO产量[(0.39±0.04)μmol/g蛋白]显著高于A组(P〈0.01)。肺组织NO产量在C组[(0.19±0.03)μmol/g蛋白],D组[(0.17±0.03)μmol/g蛋白]及F组[0.16±0.04)μmol/g蛋白]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明显抑制致敏原诱发的肺iNOS的高表达,降低NO的过度产生,从而减轻炎性损伤,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对哮喘模型大鼠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绿茶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GCG)对经多次长、中波紫外线(UVA、UVB)照射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光老化及突变情况的影响。方法分离并培养新生儿包皮HSF,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EGCG干预组、UVA组、UVA+EGCG组、UVB组、UVB+EGCG组;UVB照射剂量为30mJ/cm^2,UVA照射剂量为10J/cm^2,每天照射HSF共持续2周。预实验选定EGCG浓度25μg/ml。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量,观察细胞老化情况;采用克隆法检测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观察紫外线照射的致突变力以及加入EGCG干预后的情况。结果(1)正常对照组及EGCG组均只见少量的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其他几组阳性细胞比率为UVB组:43%±4%;UVA组:54%±4%;EGCG+UVB组:64%±5%;EGCG+UVA组:75%±5%,4组细胞间阳性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对照组与EGCG处理组的HPRT自发突变率很低。单纯UVB及UVA照射诱导的突变分别是自发突变的72倍及241倍,而UVB+EGCG组和UVA+EGCG组分别较单纯UVB组和UVA组降低了52.78%和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42、2.7042,均P〈0.05)。结论UVA、UVB多次照射后均可上调HSF老化概率,加入EGCG可进一步上调其老化概率。UVA、UVB多次照射后均可增加HSF的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加入EGCG可显著减少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提示EGCG对UVA、UVB多次照射HSF后的保护干预作用可能与诱导突变细胞老化从而减少细胞突变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Sun B Xing CY He WC Wang NN Yu XB Zhao XF Qian J Yang JW Liu J Wang XY 《Zhonghua yi xue za zhi》2007,87(8):562-566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脏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探讨雷帕霉素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动物模型,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动态观察梗阻侧肾脏及假手术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于第7、14天观察雷帕霉素对CTGF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作用。结果模型组及雷帕霉素组梗阻侧肾脏CTGF均明显增加(均P〈0.01),雷帕霉素组比模型组的CTGF mRNA在第7天表达减少(P〈0.05),CTGF蛋白在第7天(P〈0.05)、14天(P〈0.01)表达下调并且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在第7天也下调(P〈0.05)。结论输尿管梗阻后肾脏CTGF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在UUO早期雷帕霉素对CTGF、FN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测序对骨髓增殖性疾病JAK2 V617F点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患者Janus激酶2(JAK2)V617F点突变,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结合测序检测2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4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8例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3例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的JAK2 V617F点突变。结果:74例BCR/ABL阴性MPD患者中共发现38例存在JAK2V617F突变(51.4%),分别为16例PV,18例ET,3例IMF,1例HES。对所有阳性样本和10例阴性样本进行测序鉴定,二者结果均一致。JAK2 V617F突变阳性ET患者的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结论:JAK2V617F突变为BCR/ABL阴性MPD患者主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对其诊断、分类及探索有效的靶向治疗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窦房结功能障碍(SD)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睡眠实验室确诊的所有重度OSAS患者70例及单纯鼾症患者36例的多导睡眠监测中的心电图变化。对最低心率〈400次/min或最高窦性心率〈90次/min或最长R—R间期〉2.0s者在超微心电图(UMECG)监测下行阿托品试验,以观察和比较他们的窦房结功能,并分析SD的危险因素。以SPSS13.0软件包处理数据。结果:SD在重度OSAS患者中占22.9%;在单纯鼾症者中占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经Logistic回归法分析提示睡眠期最低脉氧饱和度的降低是发生SD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P=0.003,OR〈0.001,95%CI0.000~0.016)。结论:重度OSAS患者SD的发生率高于鼾症者。睡眠期最低脉氧饱和度降低为重度OSAS患者发生SD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他克莫司对小鼠毛囊生长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ian T Fan WX Dai YQ Liu LP 《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2007,29(2):209-212,I0003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小鼠毛囊生长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RT-PCR法研究他克莫司对小鼠毛囊生长周期影响。结果脱毛后第5天他克莫司组及米诺地尔组小鼠背部毛囊呈生长期Ⅴ状态,而凡士林组毛囊呈生长期Ⅲ状态。在脱毛后第5天他克莫司组及米诺地尔组小鼠背部皮肤检测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而凡士林组未能检测到。结论他克莫司可通过促进毛囊提前进入生长期Ⅴ而达到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肝细胞生长因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Xia JP Song XZ Sun WL Li YH Kang J Chen WQ Bi ZG 《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2007,29(2):213-21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体外培养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后,对紫外线诱导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转录因子c-jun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比色法测定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以及EGF-R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紫外线辐射的角质形成细胞c-jun活性的变化;RT-PCR方法测定EGF-R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EGF-RmRNA的表达。结果10、20、30mJ/cm^2 UVB辐射角质形成细胞后均可显著增强c-jun活性(P〈0.05),不同浓度的EGF-R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对30mJ/cm^2 UVB诱导的EGF-RmRNA表达和c-jun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脂质体介导的EGF-R反义寡核苷酸转染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可以抑制UVB辐射诱导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c-jun活性,表明紫外线诱导角质形成细胞c-jun激活是通过EGF-R介导的。 相似文献
9.
Dai YQ Fan WX Wu L Li MY 《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2007,29(2):217-221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可行性及其对毛囊周围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含有HIF-1α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稳定转染成纤维细胞,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HIF-1α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将该上清加入成纤维细胞及真皮鞘细胞中,MTT法检测加入上清后成纤维细胞及真皮鞘细胞活性。结果RT-PCR及Westernblot可检测出转染后细胞中HIF-1α的表达,MTT检测加入转染上清后成纤维细胞及真皮鞘细胞活性增强(P〈0.05),并且该上清液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未转染组(P〈0.01)。转染后成纤维细胞的bFGF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未转染组(P〈0.01)。结论应用脂质体能够成功地将外源性人HIF-1α基因转染成纤维细胞,并进行有效表达,其表达的HIF-1α可增强细胞活性且可诱导转染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并增加bFGF的mRNA表达,且转染细胞上清可增强成纤维细胞及真皮鞘细胞活性。推测HIF-1α通过其下游因子VEGF及bFGF促进毛囊相关细胞的活性,为HIF-1α对毛囊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毛囊内黑素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ang RZ Zhu WY 《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2007,29(2):268-271
黑素母细胞,即黑素前体细胞,起源于神经嵴,部分迁移到毛囊,在毛囊内进一步分化成产色素的黑素细胞。毛囊内包含存在于外根鞘的、可作为黑素细胞“贮库”的未分化的黑素母细胞,以及毛球部有活性的黑素细胞。毛囊黑素细胞数目、寿命、黑素生成活性与毛发生长周期紧密结合在一起。灰发是由于毛囊内黑素干细胞不能完全维系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