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篇 |
免费 | 65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学科分类
工业技术 | 43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苹果膳食纤维中半纤维素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碱法和二甲亚砜法从苹果膳食纤维中提取出4种半纤维素,分别命名为半纤维素A、B、C和E,通过红外分析和电镜扫描对其化学组成和表面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苹果膳食纤维中半纤维素由木葡聚糖(半纤维素A)、木聚糖1(半纤维素B)和木聚糖2(半纤维素C)以及半乳甘露聚糖(半纤维素E)等组成,4种半纤维素的表面微观各不相同,木聚糖1颗粒表面呈规则的晶形外观,具有成晶性;木葡聚糖颗粒表面具有很多颗粒状结构,具有一定的成晶性;木聚糖2和半乳甘露聚糖颗粒表面呈不规则形状,不具有成晶性。 相似文献
2.
Deepak Kumar Prasad;Santhosh Kumar Kamarapu;Neeraj Kumar Bhoi;M. Amarnath;H. Chelladurai; 《Lubrication Science》2024,36(2):65-73
The results of a research on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ur of lithium grease with the addition of graphene nanoparticles are presented in current work. Using a four-ball tribometer, the wear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lithium grease and blended grease samples with graphene additions were asse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graphene in enhancing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grease materials is evident from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 considerable decrease in wear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values was also noted. One weight percent addition of graphene to base grease decreases friction by 23.73% and wear scar width by 19.51%. 相似文献
3.
4.
5.
构造活动对金成矿影响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构造活动对金成矿的影响。大地构造、控矿构造、微构造从不同角度对金的富集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恒速移动线偏振飞秒激光焦点对非晶硅(a-Si) pin型薄膜太阳电池n型硅膜表面进行绒化刻蚀处理,形成不同周期间隔“凹槽”状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刻蚀后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证实了刻蚀区域表面能够诱导晶态多孔微结构形成.比较了飞秒激光刻蚀前后a-Si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η)、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结果表明,当飞秒激光脉冲能量为0.75 J/cm2、刻蚀周期间隔为15μm时,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4.9%,是未经过激光刻蚀处理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1.87倍.同时,反射吸收谱表明,电池表面多孔“光俘获”微结构的形成对其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聚酰亚胺微刻蚀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RIE刻蚀聚酰亚胺的刻蚀速率、刻蚀表面粗糙度与不同加工工艺参数(包括射频功率、腔室压力、刻蚀气体成分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刻蚀速率与射频功率、腔室压力都呈线性关系,与气体成分的关系是低SF6含量时呈线性,高SF6含量时出现饱和。刻蚀面的粗糙度几乎不受腔室压力的影响,而射频功率高于300 W和低SF6含量时粗糙度会急剧上升。采用腔室压力40 Pa、功率275 W、O2流量80 cm3/min、SF6流量20 cm3/min,通过RIE刻蚀获得了深度为39.5μm的微腔结构,为形成柔性基底空腔以及上悬结构等提供了技术基础。此外,对柔性基底固定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固定聚酰亚胺膜的新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文中采用随机生长四参数生成法,对储层岩石的二维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重构。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从孔隙尺度模拟了多孔介质中的油水两相流动,对不同驱替时刻多孔介质内流体分布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油水压汞曲线,并分析了π准数(界面张力与压力梯度比值)对油水两相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润湿相(水相)沿着大孔道的中轴部位驱替非润湿相(原油),在小孔道残余部分原油,而随着水驱过程的继续进行,小孔道中的油也逐渐被驱替出来;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逐渐下降,水相相对渗透率逐渐增加。当π准数减小时,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值均增大,其中油相相对渗透率值增大幅度较水相相对渗透率值增大幅度更大,可通过提高驱动压力梯度或者降低界面张力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