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13篇 |
免费 | 100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学科分类
社会科学 | 692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3篇 |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226篇 |
2022年 | 178篇 |
2021年 | 253篇 |
2020年 | 200篇 |
2019年 | 128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131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414篇 |
2013年 | 294篇 |
2012年 | 585篇 |
2011年 | 611篇 |
2010年 | 453篇 |
2009年 | 353篇 |
2008年 | 525篇 |
2007年 | 346篇 |
2006年 | 335篇 |
2005年 | 255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84篇 |
2001年 | 205篇 |
2000年 | 155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亚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4)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以库恩、拉卡托斯、费伊尔阿本德等为代表的历史主义者,从科学史的研究出发,打破旧的传统,提出了科学进步是以某种“突变”为契机的发展模式。本文所讨论的就是历史主义科学发展模式中“革命”或“突变”所引起的科学理论在某些内容上导致的损失,亦即“库恩损失”问题,评价历史主义者关于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 相似文献
2.
一代伟人周恩来,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文秘工作方面也是一位身体力行和独具卓见的导师。今天,回顾他老人家关心文秘工作的论述及实践,对每一个文秘工作者都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3.
4.
5.
在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高校有少数职工产生了轻视政治的倾向,这对高校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新形势下加强政治学习的重要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类错误观点的危害性,同时就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实效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纵观左翼文学到文革文学,仅就人性中的爱情话题而言,《白毛女》所呈现的是一个从革命文学“革命加恋爱”的写作模式向文革文学的无性别写作的过渡性文本。在对《白毛女》的不断改造中,人性的文学表达经历了一个浮沉跌宕的过程,它也预示着人性,特别是“革命时代的爱情”必然要经受政治考验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7.
曾冬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
本文从巴金与人道主义、巴金与无政府主义、巴金与爱国主义等方面来阐明巴金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色,确认:憎恨腐恶,同情弱者的革命人道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是巴金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的主导面。巴金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中国在全球化条件下改革路径及发展抉择的分析 ,针对时下流行的科技革命是推动中国改革和发展根本性动力的观点 ,说明它不是什么新的认识或者是今天理论的重大突破。相反 ,在中国近代社会以及改革开放 2 0多年的实践中 ,在苏联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灭亡的历程中 ,都启示着我们 :面向 2 1世纪的全球化挑战 ,中国最根本的是自己改变自己的能力 ,是进行制度革命和体制创新的能力 ,是塑造强大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支撑新型制度和体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真内涵在于“通达现实世界”,与此相应,通往现实世界的历程构成马克思哲学革命出场路径,具体表现为:从“理想主义”向“现实本身寻求思想”是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基本前提;从探寻“理性现实”到研究“感性现实”是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重要转向;从“异化劳动”到“对象性活动”切入现实意味着马克思通往现实世界的深入发展。在揭示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过程中,现实世界从初次显露到完整呈现。这代表通往现实世界的彻底实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由此真正出场。 相似文献
10.
清末举人刘粹轩系同盟会河南支部长。家庭影响使他养成了勇于反抗的性格,面对地方政府的黑暗与腐败,他积极领导民众展开抗争。同时,刘粹轩心系豫省学务改良,努力兴办新学,参与开封中州公学、洛阳河南府中学与卫辉中学等学校的教育活动,将革命的种子播撒于校园之中。此外,他还积极联系省内外的武装力量,将豫西地区与陕西地区的革命势力联合为秦陇豫复汉军,凝聚成一股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军事力量,推动了河南民主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