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9篇
自然科学   419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单分散性载药缓释微球作为新型药物释放系统已成为缓释药物制剂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传统制备方法获得的载药微球大多存在大小不均一、粒径分布宽、载药量低、缓释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微流控液滴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可以控制液滴形成的过程,成为近年发展起来的制备单分散性载药微球的新方法,在制备粒径均匀、具有特殊性能等载药微球方面有极大的优势。本文从传统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存在问题入手,简述微流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液滴微流控制备载药微球的基本方法与类型,体现微流控技术相比传统制备技术的优势,即可以制备得到粒径均一、大小组分可控且呈单分散性的药物可控释放微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苯乙烯凝胶合成及其孔径的控制,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了各类凝胶的平均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倒置式保温屋面与普通保温屋面分析对比和倒置式保温屋面构造做法及建筑构造设计关键问题的阐述,指出该种屋面将成为建筑节能屋面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聚苯乙烯负载手性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种简单而有效地制备聚苯乙烯负载手性化合物的新方法.以无水三氯化铝、1,2-二氯乙烷为催化剂和溶剂,在室温下利用N-邻苯二甲酰-L-谷氨酰氯与聚苯乙烯发生傅-克酰化反应,合成了聚苯乙烯负载的手性化合物,并通过FT-I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新型茂钛催化剂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的茂钛化合物CpTi(OCH2CH2OCH3)3与MAO组成的催化体系,以甲苯为溶剂,能够高活性地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催化活性可高达230×107g/(mol·mol·h),聚苯乙烯的间规度保持在95%以上.研究了聚合温度、反应时间、主催化剂和MAO浓度、单体浓度以及外加TMA对聚合活性、单体转化率、聚合物间规指数、熔点及相对分子质量等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把废聚苯乙烯WPS泡沫块经清洗、破碎、圆整和活化后,直接在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泡沫成型机中再模塑成新的泡沫制品,变一次性使用为多次性循环利用,有效消除“白色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开辟了WPS泡沫利用的新途径,介绍了WPS泡沫再模塑的原理、方法、工艺条件和再模塑泡沫制品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一种新型的技术──废弃聚苯乙烯(PS)的再生法,作为粘合剂和填补剂首先制成聚丙烯酸乳液,然后,再将该乳液掺合PS泡粒得到各种隔热保温材料。作为轻型的绝热外层涂装及内灌浆材料,此方法对建筑业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复合材的界面力学特性及其动态热机械特性(DMA)两个方面,研究了以聚苯乙烯泡末塑料与木材碎料为原料的木材-聚苯乙烯复合材中木材与聚苯乙烯的复合机理.结果表明,MDI胶粘剂作为极性的木材与非极性的聚苯乙烯之间的相容剂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工程纳米粒子的广泛应用导致其直接或间接进入水环境,对生物和人类造成健康风险。为研究超微滤膜去除水体中工程纳米粒子的可行性,选用3种不同孔径的中空纤维膜对聚苯乙烯纳米颗粒进行截留,并系统考查膜对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超微滤膜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工程纳米粒子。在进水压力25~125 kPa、进水切线流速0.12~0.59 m·s-1,以及纳米颗粒质量浓度在25~100 mg·L-1之间,超滤膜对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截留率均在90%以上;压力与纳米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提高导致膜对聚苯乙烯的截留率也相应提高,而进水流速对截留率的影响不明显。纳米颗粒粒径与膜孔径的比在小于1时,对截留率影响较大,膜分离10 min时的实验截留率值与Nakao模型预测值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共混物薄膜产品中的残余溶剂量与干燥过程密切相关,是影响高分子涂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将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与自制强制空气对流干燥装置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共混比的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共混物的二氯甲烷铸膜液在不同热空气流速和温度下的干燥过程,并应用蠕变传递模型关联了干燥动力学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