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3)
榆跳象(Orchestes alni Linnaeus)是一种危害榆树叶片的毁灭性害虫,成虫和幼虫均危害榆树叶片.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在4—6月分3次获得榆跳象雌性成虫性信息素的粗提取物,并分别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6月份的性信息素疑似物分别有5,6,6个.通过与鳞翅目及鞘翅目象甲科等昆虫性信息素比较,并基于多数昆虫性信息素的共同特征,最终确定2种性信息素疑似组分,即11,13-二甲基-12-乙酸酯、顺-9-十四碳烯酸异丁酯.该研究初步明确榆跳象雌性成虫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可为下一步性信息素的合成和林间诱捕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烤烟营养元素分布特征的主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烤烟为对象,按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其不同生育期叶、茎、根的生育期叶,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10种元素含量。运用化学计量学中的主组分分析方法,讨论了这些营养元素分布特征,表明,各部位有特征元素,硫,磷,钾,钙,镁等中常量元素,在烟叶中有较高的浓度分布,而烤烟中的铁,锰,锌,铜,硼等微量元素则在根部有较高的浓度分布。提示在进行烤烟矿质的植株诊断时要十分注意不同部位的差异,也说明了可将化 相似文献
3.
烃源岩是一种富含有机质和各种无机矿物的集合体,而有机质是未熟-低熟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的常见组分。采用不同方法对烃源岩进行有机质抽提并进行了四组分分析,考察了不同层位和深度有机质总抽提率和四组分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三元溶剂的抽提率相对较高,并且总体含量上在Es3有机质的含量较高,颜色深的页岩含有机质的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以聚α-烯烃航空润滑基础油(PAO)为原料,借助高温高压反应釜装置研究了超高温(350℃和400℃)作用对PAO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反应产物的结构组分差异.结果表明:聚α-烯烃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深度热裂解,尤其在400℃作用下几乎完全裂解.裂解产物经GC/MS分析,共检测出178种化合物,包括19种正构烷烃(NAs)、43种异构烷烃(IPs)、56种烯烃(OFs)、17种环烷烃(CAs)、15种芳烃(AHs)、4种含杂原子化合物(HCCs)及24种α-烯烃的聚合体(PMs).350℃和400℃下裂解生成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达到37.236%和65.160%,这些小分子化合物的大量产生是导致油品粘度变稀的主要原因,然而环烷烃、芳烃及杂原子化合物等含生色/助色基团化合物则是油品颜色加深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微波辅助下锡林浩特褐煤的CS_2-丙酮萃取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辅助下用等体积的CS2-丙酮为溶剂对锡林浩特褐煤进行萃取,萃取物用GC/MS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中共检测到70种有机化合物,可分类为烷烃、烯烃、芳烃、酚类、醛类、酮类、脂肪酸、酯类和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量和种类均为最多,共26种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为54.36%,推测因为CS2和丙酮之间存在缔合关系,促使含氮化合物从煤中被萃取出来. 相似文献
6.
基于峭度的组分分析方法用来解析重叠峰.其优点是半盲源分离,即只要确定出重叠峰所含组分的数目,就能从混合波谱中分离出纯组分谱.采用CABK来解析模拟两组分重叠峰体系和酒样的GC-MS混合谱,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This paper proposes novel multi-layer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for feature extraction of fault modes. By the use of ICA, invariable features embedded in multi-channel vibration measurements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rotating speed and/or load) can be captured together.Thus, stable MLP classifiers insensitive to the variation of operation conditions are constructed. The successful results achieved by selected experiments indicate great potential of ICA in health condition monitoring of rotating machines. 相似文献
8.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2-56
目的:研究山楂多糖的总多糖含量及单糖组分构成.方法: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山楂多糖中的中性多糖含量,用间羟基联苯法测山楂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用红外光谱法初步探究山楂多糖官能团,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山楂多糖中单糖组分.结果:山楂多糖中中性多糖的含量为72.00%;糖醛酸的含量为14.9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山楂多糖可能为一种氨基多糖;气相色谱法分析得山楂多糖的单糖组成为木糖、核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其质量分数分别为5.53%、13.85%、14.26%、9.29%、8.37%、19.91%、21.93%.结论:该方法比较便捷,重复性好,可用于山楂多糖中单糖的组成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温反应釜与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从分子水平分析添加有抗氧剂N-苯基-α-萘胺(T531)的聚α-烯烃(PAO)航空润滑基础油高温衰变,考察该润滑油的热安定性能.结果显示:低于200℃时,T531具有优良的抗氧化作用,能够较好地延缓基础油的高温衰变,但温度超过270℃后,T531的抗氧化性能降低,无法有效保护基础油.300℃高温产物经GC/MS分析,共检测到63种化合物,包括36种烷烃类化合物、25种烯烃类化合物、1种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剂T531,短链烷烃和烯烃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835%和2.32%,是200℃高温时的20多倍,直接导致润滑油黏度的降低.在200℃高温反应油样中的T531相对含量仅为0.734%,远低于170℃和300℃反应后的2.019%和1.587%.可见,T531在200℃环境中消耗剧烈,对润滑基础油分子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蓝莓果实中不可萃取多酚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种大孔树脂中HPD-100C对蓝莓不可萃取多酚的吸附率和解吸率都相对较高;采用大孔树脂HPD-100C进行动态纯化,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组分,得出蓝莓不可萃取多酚中主要物质为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牵牛花色素、芍药花色素、锦葵色素,与可萃取多酚相似,说明两者具有相似组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