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蔬菜能吸收和积累微塑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塑料(100 nm~5 mm)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具有潜在的动植物和人体健康风险,其污染已成为高度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当前已有不少关于微塑料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的报道,但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则相对匮乏,高等植物对微塑料的吸收和积累更未见报道.本文基于室内培养实验报道了微塑料在生菜(Lactuca sativa)体内的吸收、传输及分布.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聚苯乙烯微球(0.2μm)可被生菜根部大量吸收和富集,并从根部迁移到地上部,积累和分布在可被直接食用的茎叶之中.研究结果为开展土壤-植物系统中微塑料积累机制及食物链传递与健康风险研究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阈值法和问卷调查法,对550人的苯硫脲(PTC)味盲基因型进行分析,并对苦涩蔬菜味觉能力进行调查,研究人味盲基因型与苦涩蔬菜味觉能力的关系.结果经χ2检测发现,不同的味觉基因型个体对蔬菜有不同的味觉.人的PTC味盲基因型明显影响人对苦瓜、苦菊、生菜等苦涩味觉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3.
4.
为了寻求生菜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对生菜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和SPAD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得出,乘幂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721 7,表明该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对优选出的乘幂方程进行模型验证,得出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674 0,P值为0.719 0,表明两者间相关性较好,且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生菜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快速、无损和较精确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为探明温室生菜的光合作用与温室小气候之间的量化关系,以实验为基础,研究春、夏季玻璃温室条件下生菜的光合特性,分析温度、光照、CO2浓度、湿度等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初步建立了生菜的光合生产函数,从而可对环境因子进行优化组合以合理利用和调控气象资源测定和优化结果表明:生菜的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强和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有一定的极限;夏季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在启用风机+湿帘降温系统的情况下无午休现象;夏季较合理的调控参数为:温度33℃,光强35000lx,相对湿度75% 相似文献
8.
龚康鑫;席志君;贾冬冬;祝清震;郭文忠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535-543
工厂化水培生菜立体错位栽培系统是在不影响生菜光照的基础上,兼顾提高单位面积栽培株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菜栽培方法.为提高该系统机械化率、降低劳动强度,针对立体错位栽培架特点,提出了在定植盘推入前将定植杯抬起一定高度,使定植杯跨过栽培槽堵头,再将定植盘推上栽培槽的方法,并开发出一套定植盘搬运装置.以生菜定植盘为试验对象,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探究影响搬运装置上盘成功率的因素,并寻求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栽培槽水平安装误差为0~5 mm、导向板角度为60°、推进速度为0.22 m/s时,上盘成功率达到99.33%,满足工厂化水培生菜立体错位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铊对蔬菜生长及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重金属铊对生菜(Lactuca sativa)和芥菜(Brassica juncea)生长的影响及幼苗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初步比较了铊和铅在两种蔬菜间的吸收差异.结果表明:铊浓度0.01~2.00 mg.L-1范围内,铊胁迫未对生菜和芥菜种子发芽率产生显著影响,但0.50 mg.L-1以上浓度会明显抑制胚根伸长;铊浓度高于1.00 mg.L-1时,生菜和芥菜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随铊浓度的升高而下降;铊比铅更易被植物吸收,生菜吸收铊能力强于芥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