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自然科学   59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自制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树脂(KLPAAM),研究了不同KLPAAM树脂用量、不同肥料溶液(单一与混合溶液)对不同土壤质地保水率、含水率的影响.自然蒸发条件下,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施用量为0.5%时,各种肥料溶液中泥土、泥土/河砂=1/1和河砂三种质地土壤保水率下降明显减慢,土壤保水性能提高,10%尿素、10%尿素/0.1%磷酸二氢钠混合溶液下降最慢,即保水效果最好,而0.5%氯化钾、0.1%磷酸二氢钠/0.5%氯化钾混合溶液下降最快,即保水效果最差.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更适合于含非电解质肥料溶液的砂质土壤中施用.  相似文献   
3.
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嵌段共聚多肽聚(L-苯丙氨酸)-聚(γ-谷氨酸苄酯)(Phe20-b-PBLG50)仿生合成了复合空泡结构纳米孔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氨苯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AMTS)作为中间媒介, 一方面通过其苯环与多肽链段上的苯环之间形成π-π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硅氧烷与硅源发生共缩合, 从而把多肽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囊泡结构通过二氧化硅转录并固定, 微孔的形成归因于多肽的二级结构和有机胺小分子. 提出了一个在温和条件下, 通过嵌段多肽控制合成新颖结构多孔材料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型塑料管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几种新型塑料管的优良性能,分析了当前塑料管的市场情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当前聚乙酸乙烯酯乳液使用量大,广泛应用于胶粘剂、涂料、建筑、织物加工、纸张加工等许多方面。由于聚乙酸乙烯乳液采用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而聚乙烯醇自身带有大量的亲水基团羟基,聚乙酸乙烯酯在碱性条件下又易水解,使分子链上带上羟基或羧基,形成了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自身固有的缺陷,如耐水性、耐候性、耐碱性差等,限制其使用。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合成方法.配以各种助剂并经过高速分散、调色等配制而成水溶性建筑涂料.它具有附着力强、优异的耐酸碱性、耐水性,合成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8.
浓硫酸被发展用于刻蚀主链热致性液晶共聚芳酯B-N的条带织构,它对该液晶聚合物的向列织构有良好的选择性。用SEM和TEM揭示了微纤形态。特别是非平面构象、B-ET用高锰酸钾刻蚀也观察到微纤的条带织构。对微纤转弯处的优先刻蚀现象用PET富集解释。  相似文献   
9.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N-(α-甲基-丁酯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交替共聚物.用紫外(UV)、核磁共振(NMR)两种方法验证了电荷转移络合物(CTC)的形成.确定了其组成,得到了络合平衡常数.通过单体全程配比对共聚速率的影响及共聚物组成进一步证实了其聚合机理为自由-络合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马来酸酐和环氧丙交替共聚,发现Yb(naph)3-Al(i-Bu)3是马来酸酐(MAu)和环氧丙环(PO)交替共聚的良好催化剂。用红外线光谱、核磁共振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并对其机理作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