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安全性转基因技术导入反义蜡质基因降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安全性转基因技术中的共转化法, 将分别含有p13W4双元载体(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gus报告基因以及反义蜡质基因片段)和p13W8双元载体(无潮霉素抗性基因和gus报告基因, 只含有反义蜡质基因片段)的根癌农杆菌以1:9的比例混合导入超2-10高产水稻新品系中, 获得34棵转基因植株. PCR分析转基因T0代植株, 结果显示, 有15株是共转化植株, 共转化率为44.1%. 利用p13W4双元载体上的gus报告基因从T1代种子中淘汰具有报告基因及抗性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后代, 再利用PCR检测从T1代植株中获得只有反义蜡质基因的植株. 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证实, p13W8双元载体T-DNA已整合进入无抗性标记及报告基因的转基因后代基因组中. T2代成熟种子直链淀粉含量分析显示, 转基因植株糙米直链淀粉含量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幅度最大的比对照降低28.61%. 由于获得的转基因后代只有目的基因而无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 而且水稻中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已降低, 它们既可被用于筛选软米材料, 也可视为是能够用于其他水稻稻米食味品质改良的水稻新资源. 相似文献
2.
以感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日本晴"、高抗品种"kasalath"以及14个目前在我国长三角地区水稻生产中被认为在抵抗条纹叶枯病方面具有较好效果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析比较了14对分子标记引物扩增16个水稻品种基因组获得的DNA产物.结果显示:在14对分子标记引物中,有8对在扩增感病品种"日本晴"和高抗品种"Kasalath"水稻基因组时可获得多态性条带.因此推断这8个标记可在以这两个品种为亲本的抗条纹叶枯病选育中使用;并且,本研究结果还将为利用本试验收集的14个水稻品种为亲本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3.
总蛋白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谷蛋白含量分析及Gt1启动子序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种总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的水稻为材料,在分析其谷蛋白含量的基础上,克隆它们的Gt1启动子,并采用vector NTI软件对这3个Gt1启动子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不同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水稻品种中,Gt1谷蛋白基因启动子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抗条纹叶枯病品种\"秀水123\"与易感品种\"日本晴\"抗条纹叶枯病基因qSTV11~(KAS)在距离起始密码子第一个脱氧核苷酸+640处的差异,建立了一种能够更便于区分qSTV11~(KAS)基因型的CAPS(BtgⅠ)分子标记及检测方法,并对23种香型水稻的qSTV11~(KAS)基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CAPS(BtgⅠ)分子标记可以用来区别水稻是否含有抗条纹叶枯病基因qSTV11~(KAS)及基因型;在检测的23种香稻中,仅有\"中香1号\"、\"青香软粳\"和\"泰国香稻\"3种水稻含有与\"秀水123\"相同的qSTV11~(KAS)抗性基因.本研究为今后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条纹叶枯病香型水稻新品种和筛选条纹叶枯病新的抗性基因资源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比较了正在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杂交粳稻寒优1027以及3个新选育的杂交粳稻8优161、寒优195和寒优356的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赖氨酸相对合量、直挂淀粉含量和苹果田脱氢酶(MDH)活性.结果显示了3个新选育的杂交粳稻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胜过对照寒优1027.寒优195的直链淀粉合量(12.1%)明显低于对照寒优1027(17.0%),赖氨酸的相对合量(3.68%)高于对照寒优1027(3.18%),统计分析两方面的差异都达极著水平(P<0.01);8优161的蛋白质含量(9.69%)比对照寒优1027(8.78%)高11.1%,统计分析差异达极显著(P<0.01);寒优3564白质含量(9.15%)比对照寒优1027高.出5.5%,两者差异也达极显著(P<0.01),而且寒优356在苗期的MDH活性高于对照寒优1027,统计分析两者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寒优356在生长后期的每生日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每实粒重可能会超过对照寒优1027.建议有关部门在今后的水稻生产中,可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推广利用不同的杂交粳稻.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紫红花和紫花矮牵牛诱导不定芽途径,以这两种矮牵牛为材料,在MS基本培养基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激素,共设计了9种培养基组合,对两种花色矮牵牛叶片进行快繁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矮牵牛快繁的激素组合是有差异的,紫红花矮牵牛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4-1.0mg/L6-BA4-0.2mg/LIBA,紫花矮牵牛叶片诱导不定芽最适培养基为MS+2.0mg/L6-BA+0.5mg/LIBA.为今后以紫红花和紫花矮牵牛为受体进行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无性快繁建立有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7.
香型稻米因其在蒸煮和食用时都会有特殊的香味受到人们的喜爱.研究中,分别以实验室培育的香型正常胚水稻和非香巨胚水稻“上师大5号”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结合水稻香味基因分子标记辅助常规育种成功选育出香型巨胚水稻“上师大8号”.比较分析“上师大5号”和“上师大8号”两种巨胚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显示:虽然“上师大5号”水稻平均每穗实粒数极显著地超过“上师大8号”水稻,但是“上师大8号”有效穗数略多于“上师大5号”水稻,而且千粒重也略高于“上师大5号”水稻,由此两者平均单株重接近,分别为29.10g和28.92g,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两种巨胚水稻胚性状分析显示:“上师大8号”巨胚水稻的胚重量以及胚体积都与“上师大5号”巨胚水稻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而且两种巨胚水稻的胚与糙米重量比以及胚与糙米体积比,统计分析都没有显著差异.开展此研究,为今后香型巨胚水稻的市场开发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型软米水稻“上师大1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型软米水稻\"青香软粳\"作为软米基因供体亲本,以香型非软米水稻\"光明粳2号\"作为转育亲本,结合软米基因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成功培育出香型软米水稻\"上师大18号\".\"上师大18号\"水稻全生育期约148 d,早于\"青香软粳\"水稻约5 d.\"上师大18号\"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都与\"光明粳2号\"接近.\"上师大18号\"稻米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为8. 2%,符合软米特征.\"上师大18号\"水稻的成功选育有助于上海地区推广生育期相对较短的香型软米水稻. 相似文献
9.
克隆了矮牵牛花特异表达基因CHSA启动子,并定向插入到已含有花色调节基因Lc的质粒pBI121中,取代原有的CaMV 35S启动子.所构建的新表达载体可用于花色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浦软粳S\"为转育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常规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含有Pi9,Pita,Pib和Pigm稻瘟病抗性基因及软米基因(Wx~(mq)),同时表现柱头外露率高的两系不育系水稻新品系\"2179S\".\"2179S\"不育系茎秆粗壮,矮杆大穗,株高为63.8 cm,柱头外露率平均为60%.研究结果为今后培育具有稻瘟病抗性的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提供不育系亲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