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2篇
  免费   9668篇
  国内免费   2062篇
地球科学   24982篇
  2025年   268篇
  2024年   715篇
  2023年   808篇
  2022年   1112篇
  2021年   1196篇
  2020年   1113篇
  2019年   1183篇
  2018年   1001篇
  2017年   930篇
  2016年   942篇
  2015年   1120篇
  2014年   989篇
  2013年   1220篇
  2012年   1293篇
  2011年   1262篇
  2010年   1221篇
  2009年   1190篇
  2008年   1161篇
  2007年   1104篇
  2006年   1141篇
  2005年   889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489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533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5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LASGREMM模式 ,对淇、卫河流域“96·8”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预报分析。结果表明 ,LAS GREM模式不仅能较准确地预报淇、卫河流域暴雨落区 ,而且可以进一步分析天气过程的特点及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2.
Although Eddy Covariance (EC) technique is one of the best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energy and mass exchanges between underlying surface and atmosphere in micrometeorology, errors and uncertainties still exist without necessary corrections. In this paper, we will focus on the effect of coordinate system on the eddy fluxes. Based on the data observed over four sites (one farmland site, one grassland site and two forest sites), the effects of three coordinate system transforming methods (Double Rotation-DR, Triple Rotation-TR and Planar Fit-PF)on the turbulent fluxes are analyzed. It shows that (i) the corrected fluxes are more or less than the uncorrected fluxes, which is related mainly to the sloping degree of surface, wind speed and wind direction; and (ii) pitch angle has a sinusoidal dependence on wind direction, especially in the regular sloping terrain; and (iii) PF method is something like the simplification of TR or DR,and there are not obvious distinctions in correction in sloping grassland and flat farmland, but PF method is not suitable for uneven and irregular forest sites.  相似文献   
3.
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空间相关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时空分布格局,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基本呈现以上海、南京、武汉等不同城市群中心城市向外逐步降低的“中心-外围”的分布格局。2)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有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土地市场化水平有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正的直接效应和负的溢出效应;政府财政支出水平则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明显。3)不同影响因素对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明麻粒岩相变质高峰期的流体特征 ,对研究区太古宙孔兹岩系变质峰期特征矿物夕线石中具负晶形的碳质液相包裹体进行了冷热台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成分测定。研究表明 ,该类包裹体xH2 O很低 (0mol%~ 17mol% ) ,碳质成分很高 (xCO2 +CH4=70mol %~ 90mol% ) ,密度为0 .94~ 1.0g/cm3 ,相应压力约为 0 .7GPa。流体氧逸度的lg fO2 在 - 14~ - 16之间。研究结果表明 ,丰富的碳质组分不是深部来源的 ,而可能是由孔兹岩系原岩中有机质氧化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字岩心岩石电性数值模拟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致密砂岩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储层,由于具有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及岩心致密等特点导致岩石物理实验测量周期长、成本高、岩心驱替困难,难以定量研究微观参数对电阻率的影响.以X射线CT扫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数字岩心岩石物理属性模拟技术则弥补了这种不足.本文系统总结了基于数字岩心电性数值模拟基尔霍夫、随机游走、格子玻尔兹曼、有限元等方法的优缺点;列举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实例及取得的进展;探讨了目前电性数值模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指出了数字岩心电性数值模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大学城的另类定位--广州旅游的"太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旅游的角度,运用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广州大学城,发现它在广州所有景区中,最有资格和条件担当广州旅游的“太阳”。它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岛,投资规模、大学数量、占地面积和规划人口容量皆为中国之最,是世界最大的人造景区,具有浓浓的文化氛围、时代气息,能够体现与闪烁广州的灵魂与精神。为此,广州应在大学城的建设中为未来角色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的时空一致性和解决共享虚拟场景过程中的同步和一致,本文提出了在虚拟地理环境中通过统一的空间基准和环境描述来保证空间一致性,通过具体的减少数据传输延迟的技术方案来保证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痕量铜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1996-2000年测定痕量铜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包括催化显色光度法、催化褪色光度法、阻抑动力学光度法、催化荧光光度法、催化化学发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9.
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控矿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复合现象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构造运动时期先后的问题,而且在生产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1]。本文以山东夏甸地区Ⅶ—支脉矿体为例,通过区域构造、Ⅶ—支构造断裂特征、闪长玢岩构造特征、矿体构造特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Ⅶ—支构造的新老构造体系、同一构造体系复合现象突出,多表现为构造形迹的归并。其中成矿断裂的多期活动、构造性质的多次变化、成矿作用的多次叠加是矿体形成的关键因素;在NEE向Ⅶ—支构造与近SN向脉岩截接部位形成矿体,低级序的NNE、NE、NEE向构造成为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0.
钾质斑脱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矿物学、地球化学两个方面对钾质斑脱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矿物学研究表明,钾质斑脱岩为岩浆成因,由粘土矿物与非粘土矿物组成,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矿物和伊利石为主,非粘土矿物包括原生斑晶矿物和次生矿物。钾质斑脱岩的矿物学研究有助于地层对比难题的解决,亦将促进古大陆再造研究。钾质斑脱岩及斑脱岩的主量元素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钾质斑脱岩以相对富钾为特征,K2O含量一般大于3.5%。微量元素数据统计表明,钾质斑脱岩的微量元素以,Th、U的明显富集为特征,同时均具有负Eu异常并缺乏负Ce异常。通过对早寒武世、奥陶纪及志留纪的钾质斑脱岩的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不同时期钾质斑脱岩的微量元素与REE的配分模式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尤其是Nb/Y、Th/U等微量元素比值及(Ia/Yb)N、(Ia/Sm)N、(G/Yb)N、δEu和δCe等稀土元素参数的差异明显。经对比,初步判定滇东石岩头组底部钾质斑脱岩与遵义石岩头组钾质斑脱岩可能不属于同一期火山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