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86篇 |
免费 | 2737篇 |
国内免费 | 974篇 |
学科分类
地球科学 | 105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3篇 |
2024年 | 249篇 |
2023年 | 240篇 |
2022年 | 268篇 |
2021年 | 304篇 |
2020年 | 344篇 |
2019年 | 344篇 |
2018年 | 288篇 |
2017年 | 316篇 |
2016年 | 349篇 |
2015年 | 346篇 |
2014年 | 413篇 |
2013年 | 406篇 |
2012年 | 425篇 |
2011年 | 431篇 |
2010年 | 335篇 |
2009年 | 453篇 |
2008年 | 430篇 |
2007年 | 452篇 |
2006年 | 443篇 |
2005年 | 370篇 |
2004年 | 389篇 |
2003年 | 375篇 |
2002年 | 295篇 |
2001年 | 263篇 |
2000年 | 264篇 |
1999年 | 215篇 |
1998年 | 205篇 |
1997年 | 222篇 |
1996年 | 197篇 |
1995年 | 159篇 |
1994年 | 155篇 |
1993年 | 127篇 |
1992年 | 106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9):977-998
The Altos Cuchumatanes Range is made up of a core of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rocks, surrounded by lower Palaeozoic and Mesozoic sedimentary strata. These units constitute the westernmost exposure of basement rocks in Guatemala and represent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rustal units in the Maya Block. New laser ablat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allows better definition of their igneous ages, inheritance and petrologic evolution. The Altos Cuchumatanes magmatism occurred during the Middle Ordovician (461 Ma) and lower Pennsylvanian (312–317 Ma), replicating similar age trends present in southern Mexico (Acatlán Complex) and the Maya Block, from Chiapas to central Guatemala (Rabinal-Salamá area) and Belize (Maya Mountains). The U-Pb inheritance from cores of the studied zircons makes it possible to decipher the pre-magmatic history of the area. During the Late Ordovician to Permo-Carboniferous, the Altos Cuchumatanes and Maya Block were located adjacent to northeastern Mexico, near the Mixteco terrane, where Ordovician megacrystic granites intruded a passive-margin sedimentary sequence. The Ordovician granites present at the southern limit of the Maya Block, in the Altos Cuchumatanes, in central Guatemala and in Belize, are the result of partial crustal melting during the initial opening of the Rheic Ocean, when both Maya and Mixteco terranes would have lain close to NW Gondwana until the closure of that ocea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early Pennsylvanian granites seems to be the result of an E-dipping subduction zone that accommodated convergence between Laurentia and Gondwana. 相似文献
4.
5.
The mechanisms of finite brittle stra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
内蒙南部林西县至正镶白旗林西—正镶白旗地区晚二叠世地层中,发现类型繁多的同生变形构造。除前人报道的滑卷层理、滑塌褶皱、滑塌砾岩和浊积砂砾岩以外,还有本文首次发现的大量球状体,包括滚动纺锤体、叠加滑卷球核、砾核滚动球、砂质滚动球和泥质滚动球。形态结构、成分组成和地层分布研究表明,这些构造形体均属重力成因和形成在陆棚—斜坡上。不同类型的构造形体可以组成来源演变序列,显示重力作用的加强,如滑卷层理通过\"叠加滑卷\"变成滑卷叠加球核,再通过\"滚动粘结\"变成滚动球体。它们形成和保存都受特定环境因素控制,因此各自具有特殊指相意义。大量同生变形构造出现,反映沿华北板块北缘出现陆棚、斜坡和深水海槽环境,证明晚二叠世兴—蒙海槽再次裂开,并形成\"林西—九台裂陷带\"。 相似文献
7.
腾冲火山区地表垂直形变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对腾冲火山区1998~2000年的3期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进而利用相关资料得出与计算有关的参数,再用多元Mogi模型反演了岩浆房的位置和大小,所得出的结果与地震层析反演结果基本相似。分析反演结果,认为火山区可能存在多个岩浆房,并有岩脉相通。 相似文献
8.
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及在ABAQUS软件上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Yang和E lgam al等人提出的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对该模型的建立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基于新的嵌套屈服面硬化规则,对原有模型的硬化规则的不连续性做了改进,把该本构模型扩展应用到三维液化大变形的数值分析中,实现了基于ABAQUS大型商用软件计算平台上砂土液化大变形的计算子程序的开发,基于该计算平台和开发的本构模型,对动三轴试验体系中砂土试样的液化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分析,给出了试验过程中试样的竖向动位移、整体竖向应力应变关系滞回曲线和动孔压时程曲线的数值计算结果。文中初步验证了该模型在ABAQUS上开发的子程序的可靠性和数值计算模型的可行性,模型的可靠性及其子程序的稳定性还需通过试验结果和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10.
藏南裂谷作为青藏高原最显著的伸展构造样式之一,是研究高原生长过程的重要窗口,但目前其深部成因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利用沿错那—沃卡裂谷中部的大地电磁数据,分析裂谷区域的大地电磁测深曲线特征和相位张量,并通过三维大地电磁反演获得邛多江地堑和沃卡地堑深部电性结构。三维大地电磁反演结果显示,沃卡地堑和邛多江地堑深部存在一条连续的显著高导异常,并呈现“俯冲”形态,且上覆高阻结构体,而在邛多江地堑两侧浅部则分布低阻异常。结合早期的研究结果,本文支持错那—沃卡裂谷深部的高导异常为地壳部分熔融,可能与南向地壳流相关,并研究认为在南北向持续挤压作用下,裂谷下方的弱地壳层,通过解耦上地壳和下部地壳,促进了藏南裂谷系的发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