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9篇
  免费   1997篇
  国内免费   508篇
地球科学   6544篇
  2025年   59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华南区域降温度日和采暖度日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华南区域110个气象站1961-2008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计算华南区域各地年降温度日和采暖度日,分析降温度日和采暖度日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度日与年平均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区域年降温度日具有南部大、北部小,河谷平原大、山区小的地域分布特点;年采暖度日则是由南向北增大.1961-2008年华南区域年降温度日呈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勘探变量的统计得分法以及聚类和特征分析法,将矿体变化性按成因分为四类.按不同的取样观测方法,将矿体变化性分为群体的、单体的和局部的三类,并以实例说明上述分类在矿体预测和勘探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收集整理大地电场观测的各类干扰及变化原因,通过详尽的调研和相关分析研究,提出其常规干扰变化的识别方法,以及为提高大地电场观测资料的质量而采取的干扰抑制技术,并针对各类干扰源的机理,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大地电场观测技术,提高资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吉林中部平原区地下水温动态变化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吉林中部平原区为例,分析了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以及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温度的多年变化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了各含水层地下水温度与地下水埋深、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于3组含水层,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1年的近20年间,地下水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对于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地下水温度呈上升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全球气候逐年变暖,而地下水活动和大气降水的增强起到了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孔隙承压水温度的上升作用更加明显;对于白垩系孔隙裂隙承压水,其温度呈上升变化则主要是由该含水层被普遍超采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云南中部一次飑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小松  李宏波 《气象》2003,29(12):34-37
利用地面资料和雷达回波,分析了2002年9月8日云南中部一次飑天气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情况,得出低纬高原飑天气出现时天气和要素变化为:雷暴最先出现,随后湿度急升,气温直线下降。在这突变过程中出现大风、大雨和冰雹,气压出现跳跃。飑线水平尺度长不到100km,宽仅10km,生消史两个小时左右。其雷达回波有前期征兆,发生演变过程,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大气环流模式在用于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中时间分辨率较低的局恨性, 以及气候情景的要求和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需要, 结合GCM的模拟试验结果, 利用随机天气模式WGEN生成了中国东北地区未来气候变化的逐日情景, 其中包含了可能的气候变率信息, 可与作物动力模式等气候影响模式嵌套, 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可能变化, 及气候变率变化的可能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暴雨和降水偏态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一的统计参数计算方法分析计算了全国0.51万~1.36万个雨量站历时为10 min~3 d的暴雨资料、210个站历时为1 d~90 d和1 a的降水资料的偏态系数和变差系数比值Rsv。探讨了皮尔逊Ⅲ型频率分布曲线的Rsv特性;分析了Rsv的地域分布、Rsv与雨量历时的关系,并研究了对Rsv有影响的多个因子。研究表明,在目前资料条件下,不宜对各个地区各种历时的暴雨频率分析均采用单一的Rsv值(3.5)。  相似文献   
8.
根据北京明陵地磁台2010年观测数据,采用磁静日数据,选用其特征值——日变幅度和相位,对太阳静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用调和分析方法将其分解为3个周期的谐波分量。对地磁数据的分析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城镇发展与水土资源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宇  刘毅  金凤君  董雯  李莉 《地理学报》2012,67(2):157-168
通过Global Moran'sⅠ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并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城镇1995、2000、2005和2008年4个时间点的城镇化水平、土地资源效益和水资源效益的集聚扩散状态及其冷热点空间格局演化与空间联动效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受塔河流域绿洲分布、气候条件及城镇发展基础等多种因素影响,城镇化和水土资源效益空间格局表现出不尽相同的状态.①塔河流域城镇化与水土资源效益的集聚扩散状态不一致,城镇发展与自然条件相互作用的时间和力度不同决定了三者空间差异的必然性.②受城镇化所处阶段、城镇职能与主导产业的影响,各县市水土资源开发的时序不同,城镇化和水土资源效益各自的热点演化格局明显不同,区域联动效应差异显著.③城镇化与水土资源效益冷热点区域的数量结构迥异.城镇不平衡发展仍然是主导趋势,土地资源效益滞后于城镇发展,水资源效益敏感性较强.④塔河流域范围广,自然条件复杂,各二级流域城镇化与水土资源效益的差异性显著.⑤城镇化与水土资源效益协调发展度的类型主要为发展水平低和较低两种,协调发展度的空间格局相比其冷热点区域的空间格局更具稳定性,三者差异显著是协调发展度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不同类型云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3年7月~2001年9月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 D2的月平均资料,对西北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云的云量和云水路径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原气候区是各种云出现最多的地区,特别是积状云的云量明显高于其他两区,但这些云的云水路径值低;西北地区大多数云云量的高值区出现在天山山区、北疆地区、陕西东南部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高云和部分中云云量空间分布特征与降水有着较好的一致性:沿着天山—昆仑山—祁连山一带以及陕南和/或陇南地区是高值区,低值区在塔里木盆地—内蒙古西部戈壁沙漠—黄土高原西北部一带;绝大多数云类春夏季节云量维持较高,秋冬季节云量较少。云水路径值较大的层状云类的云量多寡与降水多寡相一致;积状云类和层积云类云量多少与降水没有一定的关系,在降水偏少时,这类云的云量大多与降水正常时相近,有些云的云量甚至比降水偏多时还要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