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通过近年来的文献研究探寻中医辨证法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象之间的规律;方法:从望诊、脉诊、中医辨证分型这三个方面来总结中医辨证法与现代医学检查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唇象、脉象以及证型与胃镜征象相关;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象与中医辩证法有一定联系,可作为中医辨证的参考依据,并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
胃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胃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辨证属脾虚肝郁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虚肝郁血瘀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胃炎灵治疗,对照组20例予胃复春治疗,12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胃镜和病理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灵对CAG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常见三种胃镜象中医复杂证候群分布规律及其涉病脏腑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方法分别搜集三种胃镜象患者病例,对其完整四诊资料辨证分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AG单纯萎缩患者证候复杂,临床中多存在2~9个中医证候,其中同时存在3—8个证候的患者占较大比例,高达96.49%;CAG伴胆汁反流患者中医证候复杂,多存在1~10个中医证候,其中同时存在3~9个证候患者占较大比例,约占98.05%;CAG伴胆汁反流、糜烂患者中医证候复杂,多存在1~10个中医证候,其中同时存在3—9个证候患者占较大比例,约占98.08%;三者基本都涉及脾胃、肝、肾及膀胱、心、肺及大肠等脏腑;三者涉病脏腑证候差异采用SPSSl7.0定性资料无序多分类x2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三种胃镜象中医证候复杂,多同时存在3—9个中医证候,多涉及脾胃、肝、肾及膀胱、心、肺及大肠等脏腑,且三者间所涉病脏腑证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李德斌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347-348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方法对确诊的73例CAG患者进行辨证加减治疗,并用文献通用的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观察评估.结果 治愈12例,有效5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8%.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见四种证型:肝胃郁热、胃阴亏虚、脾胃虚寒、脾虚气滞型,采用清、滋、温、调四法,相应自拟清、滋、温、调四饮,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对伴有肠腺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IM)和(或)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尤需重视.CAG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我们近5年来用中医辨证治疗CAG 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宏观与微观辨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 ic Atroph ic Gastritis)是消化系统常见病、难治病之一。老年CAG特别是CAG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常增生者,其胃癌发生率高达10%左右,因而其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目前对于此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也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对于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并没有一个清楚和规范的模式。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认识的逐渐提高,同时通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认识可以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即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使治疗和用药达到精确和实效。1老年CAG的微观辨证微观辨证学是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连建伟教授从"关脉"脉诊特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分析研究连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病案,总结连建伟教授从"关脉"脉诊特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的临证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连建伟教授根据平脉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尤重"关脉"。临证医案脉诊时常以"右关缓""右关大""右关虚大""左关弦"为主。右关脉候脾胃,左关脉候肝胆,两关相参,重调肝脾,认为该病多与肝、脾相关。并参合舌诊辨其夹杂之证,辨脉论治,随证加减,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连建伟教授从"关脉"脉诊特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具有浓郁的中医思维特色,临床效果突出,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中极为常见,本文拟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诊断指标等几个方面叙述该病在中医临床的治疗,并搜集整理了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的炎症、萎缩以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消化系统疾病。本病的病机特点是脾胃虚弱,瘀血阻络是CAG中心病理环节,故本病主要治疗大法是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李春婷教授临证中注意辨证与辨症、辨病相结合,用药轻灵流畅,善用药对,注意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特点,同时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合理饮食及调畅情志,并通过临证中典型病例分析,体味吾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面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方法:根据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研究调查表收集的资料,对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符合要求的公因子,并对其进行中医证候诠释。结果:对64个四诊信息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共获得64个公因子,提取其中特征根值〉1的18个公因子,根据中医理论对各公因子的症状组合进行初步诠释。提示的证候要素有15个,其中病位类为肝、心、脾、肺、肾、胃、胆;病性类为气滞、热(火)、痰、湿、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提示的常见证候有16个,虚证类为肝阴虚、心血虚、心胆气虚、肾阴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不固;实证类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脾胃气滞、胃火炽盛、湿热内阻、气郁痰阻、痰湿中阻;虚实夹杂类为脾虚湿阻、肝郁脾虚。结论:基于因子分析初步提取的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常见证候与证候要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辨证规范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胃脘痛的中医临床证候及四诊信息进行研究。方法收集640例755诊次胃脘痛病例,记录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胃脘痛临床证候可分为六类: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湿热中阻、脾胃气虚、痰湿内蕴、瘀血停胃,每一类证候对应贡献率不同的特异的四诊信息。结论胃脘痛有特异的证候分类及四诊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深入研究,对胃脘痛的规范化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能提高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糖耐量减低(IGT)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海南地区IGT人群主要中医证型与IGT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海南地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IG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3年海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老年病科300例IGT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中医四诊资料,根据证候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对各个证型之间的空腹血浆血糖、OGTT实验2h血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300例IGT患者中,最常见三种证型为脾虚痰湿证130例,占43.3%、阴虚气滞证110例,占36.7%,气阴两虚证60例,占20.0%,其中以脾虚痰湿证最多。结论在海南地区IGT患者出现的多个临床症状及体征中,"神疲乏力"出现最频繁。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气滞证是海南地区IGT患者主要的中医证型,其中脾虚痰湿证最常见。  相似文献   

14.
肺结核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初治继发性肺结核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在全国不同地域14家单位对1500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的问卷调查,应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软件,系统规范化录入肺结核中医四诊信息及各项辅助检查。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证候主要集中在肺阴虚证(40.3%)、阴虚火旺证(20.4%)、气阴两虚证(19.5%);肺阴虚证的相关因素为白介素-1,阴虚火旺证的相关因素为白介素-10,气阴两虚证的相关因素为肿瘤坏死因子,阴阳两虚证的相关因素为CD4+淋巴细胞、干扰素-γ,肺脾两虚证的相关因素为肿瘤坏死因子,肺肾阴虚证无相关因素。总结出临床上常见6个证候的症状、舌、脉。结论对肺结核客观指标的研究非常必要,本课题初步总结出11个证候相关的免疫因子。初步总结出初治继发性肺结核中医证候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辅助化学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集216例辅助化学治疗期乳腺癌患者的四诊信息,通过聚类分析结果结合专家经验归纳出中医证候的分布和演变规律.结果 化学治疗开始前患者多表现为脾虚与肝郁两证,第2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表现为脾气虚证、肝郁化火证、心肝实热证,第4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表现为肝、脾、胃三脏阴血不足为主的证候,第6周期化学治疗结束后患者出现心、肝、脾、胃等多脏腑不足的证候.结论 在辅助化学治疗期,患者中医证型总体以虚证为主;在化学治疗前期,主要为肝脾两脏的气病;随着化学治疗的延续,由阳病转为阴病;后期患者逐渐表现为类似五脏赢弱的证候.  相似文献   

16.
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的相互关系及证的动态性演变规律,以期指导临床和提示预后。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325例胃癌患者的病历简况和四诊资料,并分为脾虚、肝胃不和、瘀阻胃络、胃热阴虚、痰湿凝滞和气血两虚6个证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型和临床相关因素(年龄、性别、Karnofsky评分和临床分期等)的关系。结果:脾虚证型在胃癌证型中占主导地应。肝胃不和证型多出现在早期胃癌,多见于女性患者。痰湿凝滞证型和气血两虚证型的Karnofsky评分低,生存质量差。胃热阴虚证型和瘀阻胃络证型未显示出与所研究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论:胃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因素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每一位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表现进行辨证,并对辨证结果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95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辨证结果共计81种,经过拆分后共获得24个证候类型,其中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肝火炽盛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胆郁痰扰证和痰热内扰证。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7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气虚、热(火)盛、湿阻、痰阻、阴虚、气逆、阳虚、血虚和血瘀。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证候类型较多,涉及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病位类证候要素涉及5个脏与2个腑,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均有涉及,实以气滞最多见,虚以气虚最多见。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炎证候与幽门螺杆菌及Bcl-2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慢性胃炎证候与幽门螺杆菌 ( HP)及胃粘膜 Bcl-2蛋白的相关性 ,探讨证候形成机理。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 89例为对象 ,其中湿热蕴脾证 5 3例 ,脾胃气虚证 3 6例 ,1 0名健康人为对照。采用辨证、HP、胃粘膜 Bcl-2蛋白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 :1 HP感染率湿热蕴脾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脾胃气虚组 ;2湿热蕴脾组和脾胃气虚组 Bcl-2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 ,以脾胃气虚组为高 ,但与 HP感染率的相关性未能得到证实。结论 :脾胃虚实证候与 HP感染存在相关性 ,湿热是 HP生长、繁殖的病理基础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Bcl-2与证候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常见中医证型与虹膜表现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上工瑞泰LG-D1虹膜检测仪采集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人群的虹膜图像,并依据虹膜定位图及相关理论对其表现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2名医师根据每位疲劳性亚健康者的表现进行辨证。[结果]24个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型中,有16个证型与虹膜表现存在相关性。其中,肝郁脾虚证与卷缩轮紧缩和肠环狭窄呈正相关;肝气郁结证与钠环呈正相关,与皮质代谢环呈负相关;肝火炽盛证与压力环呈负相关;肝胃不和证与卷缩轮无活力和结缔组织型呈正相关,与肠环色重和忧虑型呈负相关;脾虚湿阻证与神经源性呈正相关;心脾两虚证与过大瞳孔和蓝环呈正相关;肝肾阴虚证与过大瞳孔呈正相关;脾肾阳虚证与色素斑和钠环呈正相关;痰热内扰与过大瞳孔呈正相关;肺脾气虚证与酸性刺激环呈负相关;湿热蕴脾证与卷缩轮紧缩和卷缩轮薄及缥缈呈正相关;脾气虚与压力环呈正相关;湿热内蕴证与多形腺体型和结缔组织型呈正相关,与忧虑型呈负相关;肺气虚证与卷缩轮薄及缥缈呈正相关;肾阳虚证与胃环异常呈负相关;气阴两虚证与卷缩轮无活力呈正相关,与老化弧呈负相关。[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人群的常见中医证型与其虹膜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证型与虹膜表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卒中后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虚实证候关联及动态变化。方法设立54个常见卒中后抑郁症中医证候量表,分析常见症状,归纳为9个证候变量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9个证候变量因子中实证:肝气郁、痰浊证、瘀血证排在前三位,虚证:肝阴虚、肾阴虚、脾气虚、肾阳虚、脾阳虚、心气虚证候因子分别排在4—8位。证候虚实关联中肝郁气滞证、痰瘀交结证两个因子排在前两位,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心脾两虚证3个证候因子分别排3—5位。结论各证候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演变,最终导致卒中后抑郁症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